DB61∕T 1851-2024 既有建设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规程(陕西省)

ID

13BDAC64D05C44309B61D7D05E4F6E56

文件大小(MB)

0.95

页数:

25

文件格式:

pdf

日期:

2024/9/3

购买:

购买或下载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DB61/T 1851—2024,I,目 次,前 言.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 1,4 基本规定要求.3,5 地质环境条件调查 4,6 地质灾害调查.5,7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7,8 防治措施建议 14,9 成果提交.14,附录A (资料性) 地质灾害调查表15,附录B (资料性) 地质灾害调查表17,附录C (资料性) 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建议表..18,附录D (规范性) 报告格式20,参 考 文 献.21,DB61/T 1851—2024,II,前 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陕西省自然资源厅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中煤西安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陕西工程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机械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有色金属工业西安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陕西绿润环境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陕西核工业工程勘察院有限公司,中煤航测遥感集团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吕远强、张斌、康江、刘红卫、廖文春、徐政、赵晓峰、胡建兴、李忠军、梁,英英、贺卫中、卞惠瑛、李文、罗伟强、姜海波、胡勇,本文件首次发布,本文件由陕西省自然资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联系信息如下:,单位:中煤西安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电话:029-87851712,地址:西安市碑林区雁塔路北段66号,邮编:710054,DB61/T 1851—2024,1,既有建设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规程,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既有建设工程地质环境条件调查、地质灾害调查、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地质灾害危,险性分级、防治措施建议以及成果提交的内容、方法和要求等,本文件适用于地质灾害易发区既有建设工程地质环境条件发生较大变化或需要时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2328 综合工程地质图图例及色标,GB/T 40112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DZ/T 0179 地质图用色标准及用色原则(1:50000),DZ/T 0261 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调查规范(1:50000),DZ/T 0283 地面沉降调查与监测规范,T/CAGHP 005 采空塌陷勘查规范(试行),T/CAGHP 076 岩溶地面塌陷防治工程勘查规范(试行),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既有建设工程existing construction project,已建成或部分建成的建设工程,3.2,滑坡landslide,地质体在重力作用下,沿地质弱面向下向外滑动,[来源:GB/T 38509-2020,3.1],3.3,崩塌collapse,地质体在重力作用下,从高陡坡突然加速崩落、滚落或跳跃,具有明显的拉断或倾覆,[来源:DZ/T 0261-2014,3.2],3.4,DB61/T 1851—2024,2,泥石流debris flow,由于降水(暴雨、冰川、积雪融化水)在沟谷或山坡上产生的一种挟带大量泥砂、石块和巨砾等固,体物质的特殊洪流。其汇水、汇沙过程十分复杂,是各种自然和(或)人为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来源:《工程地质手册》第五版—2018,第六篇,第四章],3.5,岩溶塌陷karst collapse,岩溶洞隙上方的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发生变形破坏,并在地面形成塌陷的地质现象,[来源:GB/T40112-2021,3.1],3.6,采空塌陷mine-out area breakdown,地下矿体采空后,矿层上部及周边的岩(土)层失去支撑,平衡条件被破坏,随之产生弯曲、塌落,以致形成的地表下沉变形和塌陷的地质现象,[来源:GB/T 40112-2021,3.2,有修改],3.7,地裂缝ground fissure,地表岩(土)层在自然因素或人为因素作用下产生开裂,并形成具有一定长度、宽度和深度裂缝地,表破坏的地质现象,[来源:GB/T 40112-2021,3.3],3.8,地面沉降land subsidence,大面积区域性地面下沉,3.9,不稳定斜坡unstable slope,易发生变形破坏的岩(土)斜坡,其稳定性处于不稳定状态,3.10,地质环境条件geological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与人类生存、生活和工程设施依存有关的地质要素,[来源:GB/T 40112-2021,3.4],3.11,评价区assessment area,既有建设工程用地范围、地质环境条件、地质灾害分布及其影响范围综合确定的区域,3.12,地质灾害危险性geological hazard risk,一定发育程度的地质体在天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可能造成的危害,注:地质灾害危险性根据发育程度、危害程度两个指标确定,[来源:GB/T40112-2021,3.7,有修改],DB61/T 1851—2024,3,3.13,地质灾害发育程度geological hazard development degree,地质体在天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形成的变形和破坏特征,[来源:GB/T40112-2021,3.8],3.14,地质灾害危害程度geological hazard harm degree,地质灾害造成或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经济损……

……